晚唐两宋时期,山于商品经济*发展,货币需求量急剧增加,**对全国的铸币需求与佛界铸铜像的需求发生了直接冲突,集中表现在两次灭佛运动上,即会昌法难和显德法难,不仅使从前佛像多遭毁灭,而且使晚唐两宋的佛像制作陷入低谷,许多小形的佛像,特别是观音像日益进人家庭供养,大型的铜铸像越来越少。甘肃省博物馆收藏的一尊青铜静自在观音像就是其中的一件,具有很高的佛教艺术价位。
静自在观音铜像,高14.9厘米.头戴高宝冠,面相丰满,雍容大度,俨然贵妇之态,上身裸,下着长裙,佩项圈,臂嚑钏、手镯。天衣披左肩,左腿下垂,右腿下踞,左臂支座上,右臂长伸倚右膝上。这种随意安坐、自在舒适的观音,叫静自在观音,是从唐末五代水月观音的坐姿演变而来,为宋代遗物,乃佛教世俗化的产物。
静自在观音又名静观自在菩萨。佛经中有“由定而静,由静而慧”,而得大智慧之说。无声谓之静、寂寞谓之静。因观音菩萨在无声、寂寞之“静”中显现自在之相,故而得名静自在观音铜像。观音又名观自在菩萨。“自在”进退无碍的意思,盖指其心境完全脱离烦恼的系缚而通达无碍谓自在。自在粗分为两种:一、观境自在。菩萨以正智慧照,明了真如之境,而能通达一切诸法,圆融自在。二、作用自在。菩萨既已明了真如之境.即能由体起用,现身说法,化诸众生,圆融自在。有十自在.,一是延寿命;二是心自在,生命置之度外;三是财自在,能知足常乐;四是业自在,多做善事;五是生自在,随心所欲;六是胜解自在,世事无常,唯忍而已;七是愿自在,观所乐而成,由精进所得;八是神力自在,由定所得;九是智自在,随语音而慧;十是法自在,在于契经,由慧所得。民间人士据此创作了许多自在观音法相。静自在是其中一种。观音菩萨喜欢静,三十三观行中有能静观音,二十五观音中有静虑观音。佛门重视并强调“静”,同样也祥欢静,如证严上人筑有“静思精舍”,出版有以严法师静思瀚。静自在观音法相如下:坐普陀洛伽山泉水旁岩石之上,半跏跌坐,现自在相,左手持念珠,右手支颊,作思维状,而容微笑。背境十分幽静,自在菩萨在静之中,静观、静思。
南海观音是普陀山的标志性佛教建筑。铜像面朝大海,与洛伽山隔海相望。身高18米,总高33米。佛像用96块铜壁板拼装成,面容含**6.5公斤,其造**达几千万,全部是由善男信女捐款捎物建造的。尽管据说没花**一分钱很是难得,但我以为,连佛也会心疼的。佛该想自己是普度众生的,耳边尽是民间疾苦声,却如此耗费民脂民膏,所以尽管铜像表面上着起来双目垂视,眉如新月,大慈大悲,神韵尽出,但恐怕也是很难安心的。因自己有此臆想,加之去年已拜,便无心再去了。那种蜂拥而至、摩肩接踵虔诚跪拜的场景如在眼前。又想起午餐时鸡鸭海鲜一扫而光满桌狼籍。在佛祖面前垂涎三尺,真让人汗颜,我开始反思自己是否真他妈的是叶公好龙、两面三刀。世人皆知“洒肉穿肠过,佛祖心中留”,却不知济公禅师还有后句“世人若学我,如同进魔道”,致使谬说流传,贻害匪浅。也罢,去拜又能怎样?南海观音铜像的捐资功能碑.七不是也有赖昌星和其侄顿文峰的名字吗?佛光普照、佛法无边,赖昌星终难逃过一劫。有感于此,当时便即兴写了儿句顺口溜:“普陀出东海,观音立潮头;叩拜敬神灵.回首即向俗。”的确,有多少芸芸众生会在这片刻的虔诚之后,又沦人世俗,甚至走向恶俗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