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桥梁作为公共建筑物的一种,初的存在价值是源于人类生活和生产发展的需要,当桥梁开始作为一门学科存在时,它也逐渐变成了人文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,并以其实用性、艺术性极大的影响呵改变人的生活环境和城市形态。因此尽管在桥梁的上我们首先关注的是它的结构艺术和视觉效果,但事实上,实用性、地域性、受众需求甚至是文化的背景都应该是考察的重点。
道路工程同样可以实现BIM正向——即平纵横与BIM实时同步
既然不能“先后剖切”,难道道路就无法实现“BIM正向”了吗?不能实现BIM理念所倡导的“所见即所得”的效果了吗?笔者的回答是:能!同样能!
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提升,道路CAD软件在克服大面积数字地面实时剖切、平纵横断面实时关联、海量BIM实时浏览等技术瓶颈之后,同样可以实现“所见即所得”的BIM正向。
建模前需先对工程进行分析,确定工程的类型,长度,宽度,包含的结构物等,明确需要建模的目标。收集工程的图,特别是.dwg地形图和地形测量数据文件等。道路建模其地形点、等高线、地物等基础的测量数据是关键,对于不同情况的工程有不同处理法办法,可以直接从原始地形图提取高程点、等高线、断裂线等数据。
其次,道路的纵断面线形主体由直线和抛物线(或圆曲线)组成,但道路纵断面也并不是对道路实体进行垂直剖切而得到的直剖面,而是沿着道路中心线垂直进行剖切、然后将弯曲的剖面拉直、展开之后的效果。另外,道路的横断面也不是普通建筑工程三视图中的左右视图,或某个角度的直剖面,而是沿着道路中心线前进方向的法线、每隔一定距离进行剖切后的断面。因为,道路本身就是弯曲的,根本无法确定某个固定的角度或视角。